期刊瀏覽

共有 5 篇符合條件的文章
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學系教授暨選舉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Testing Partisan Effects on Economic Perceptions: A Panel Design Approach (in English)(政黨偏好是否左右經濟評估?定群追蹤之因果效應分析)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151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古典經濟投票模型認為選民會回溯及展望經濟之榮枯,對執政者課責。但即使舉國對經濟莫不喜榮厭枯,個別選民對客觀經濟的主觀評估,卻仍可能因其原先政治立場而異。近年經濟投票之修正論者就質疑經濟投票有「內因性」(endogenous),亦即選民對總體經濟的認知其實受其政黨偏好左右,與客觀經濟有差距,產生政黨偏差(partisan bias)。此說已引發許多論辯,但文獻卻鮮少單刀直入,直接檢定政黨偏好對經濟評估之因果效應。本文旨在彌補此一缺憾。
本文先就古典派與修正派這兩個針鋒相對的理論,各推導出其預期之經驗意涵:若古典派「無政黨偏差說」為真,則選民對整體經濟的評估,應不會受政黨輪替選舉結果的影響,亦即選前、選後的經濟評估應該大致穩定;反之,若修正派「有政黨偏差說」為真,則選民對整體經濟的評估,應會受政黨輪替選舉結果的影響而前後翻盤。為了檢測這兩種經驗預期,作者針對選前普遍預期會產生政黨輪替的2016 年總統大選,設計了選前、選後時間貼近的兩波定群追蹤(panel) 電訪,然後以二維固定效果(two-way fixed effects) 模型進行定群資料分析,檢定同一群選民之整體經濟評估是否會因自己偏好的政黨勝選或落敗而改變。分析結果與修正論之預期相符,不論是回溯或前瞻之整體經濟評估,都受到政黨偏好的顯著影響。換言之,原國民黨支持者,在2016 大選前對過去及未來整體經濟多表肯定,但選後卻因國民黨敗選,對未來經濟走勢改為悲觀。反之,原民進黨的支持者,在選前對過去及未來整體經濟多表負面評價,但選後卻因民進黨勝選,對過去評價更為負面、而對未來經濟則大幅看好。此一研究發現的意涵深遠,應不僅限於台灣2016年大選的個案。
黃紀,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學系教授暨選舉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Endogenous Regressors in Nonlinear Probability Models: A Generaliz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in English) (非線性機率模型中的內因自變數問題:廣義結構式模型及其應用)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50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Endogeneity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is a common problem in many areas of social sciences. Ironically, there seems to be a gap between being aware of the problem and knowing how best to handle it. The problem is exacerbated when the outcome variable of interest is categorical and thus non-linear probability models are involved. The study fills the gap by first distinguishing two main sources of endogeneity, including unmeasured confounders (“latent factors”) and measured but omitted causes (“endogenous mediators”), and then propos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onfront the two problems simultaneously. This strategy generaliz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o categorical outcome by including a shared latent factor between correlated error terms to tackle unobserved confounders, on the one hand, and extending mediation analysis to deal with potentially endogenous discrete mediators, on the other hand.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 this proposed model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 with an example of heated debates in economic voting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possible endogeneity of voters’ economic perceptions.

社會科學研究中,解釋變數常發生棘手的內因 (endogeneity)問題。線性模型之內因自變數處理方式,如工具變數及其延伸,討論頗多。但若依變數為類別變數,其非線性的機率模型面對內因自變數,問題遠比線性模型複雜得多,絕不宜盲目以線性模型的處理方式比照適用。本文的目的,在釐清內因問題的起源,並區分實證研究較常遇到的兩大內因來源:未觀測到的潛在因素及內因中介變數,回顧線性模型文獻中對兩者的因應方式,並分析這些方法在非線性機率模型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接著本文提出廣義結構式模型的解決方案,既可同時因應兩種內因問題,亦能兼顧非線性模型的統計特性。為了說明廣義結構式模型的應用,本文舉經濟投票文獻中對「整體經濟回顧與前瞻型評價」的內因性辯論為例,建立能兼容相競學理的廣義結構式模型,並以實證資料 TEDS2012進行檢驗,發現回顧型評價對投票抉擇有顯著的影響。
吳親恩,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奕孜,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政治系博士生。
兩岸經貿開放、認同與投票選擇:2008年與2012年總統選舉的分析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136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本文使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TEDS)TEDS2008P與 TEDS2012的資料,觀察 2008年與 2012年總統選舉中,兩岸經貿開放議題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首先,敘述性統計部分發現,選民的兩岸經貿評估從 2008到 2012年之間出現兩個趨勢,首先是選民的回答趨向中立,開放前的高度期待與疑懼均大幅減少。其次,選民的兩岸經貿評估在整體經濟層級與家庭層級出現脫勾現象,即使有相當比例的選民認為整體經濟評估變好,但並不認為家庭經濟因此變好。實證結果方面,發現傳統測量選民回溯與前瞻的經濟評估題組,對於投票的影響力並不如兩岸經貿評估。其次,社會層級的兩岸經貿評估,與選民的投票意向關聯性較大,家庭層級的兩岸經貿評估,與選民投票意向的關連性較弱。最後,文中觀察包括政黨認同與統獨立場在內的認同因素,對兩岸經貿評估影響力的制約作用,結果發現,兩岸經貿評估的影響力在偏向統一或認同泛藍者中較大,在偏向獨立與認同泛綠者中較弱,這主要是當兩岸經貿開放評估所傳遞的訊息與受訪者原先信念一致時,兩岸經貿評估對投票意向的影響力較大,所傳遞的訊息與受訪者原先信念不一致時,兩岸經貿評估的影響力較小。
黃智聰,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系副教授。
程小綾,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濟投票與政黨輪替—以台灣縣市長選舉為例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86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本文將經濟投票理論應用至台灣縣市長選舉,以台灣21個縣市在1989年至2001年4屆的縣市長選舉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致使地方首長選舉結果出現政黨輪替的可能變數,已彌補現有文獻僅考量政治層面、以及中央層級選舉之不足。經由probit模型估計後發現,地方失業率於選舉年惡化並不會影響縣市長選舉結果;反而是全國失業率對選舉結果有顯著影響。一般而言,總統政黨執政之縣市皆較非總統政黨執政之縣市不易發生政黨輪替,但若全國失業率於選前攀升,則前者所享有的相對優勢會因此而降低,連帶使其被輪替的機率提升。而現任者競選連任 則有利於現任執政政黨於選戰中勝出。最後,一黨連任屆數與其發生政黨輪替的機率呈正向關係。
王柏耀,政大政治所碩士。
經濟評估與投票抉擇:以2001年立委選舉為例 文章下載
* 本篇電子檔下載次數:44
顯示摘要
詳細內容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選民針對經濟情況的評估是否會影響到投票抉擇呢?也就是在台灣選舉中,隨著經濟環境的惡化,選民是否具備經濟投票的行爲呢?當選民認爲經濟不好時,是否會用選票來懲罰執政黨?透過以下幾方面,本文將探討經濟情況的評估與投票抉擇的關係、歸因理論、經濟投票異質性。研究發現爲在2001年的立委選舉調查資料中,選民針對個人與國家經濟情況的評估,不論是回顧或前瞻的經濟評估,皆與投票抉擇之間存有顯著的差異。然而在投票模型中,個人與國家的經濟評估並不是主要影響投票抉擇的因素。在台灣選民的投票考量上,政黨認同、統獨立場仍是主要影響選民投票決定的主要變數。因此利用歸因理論與樣本篩選,本文發現一群具有經濟投票特質的選民,而他們的投票抉擇則是受到針對國家經濟情況所做的評估影響。不過,在經濟投票異質性的檢驗上,政治信任感與選民針對國家經濟情況之評估,兩者間並不存有交互作用。換言之,經濟評估對投票抉擇的影響並不受政治信任感的影響。由以上的討論,可以得知台灣選民經濟投票行爲存有異質性,但是是何種變數影響所致,仍有待後續研究探討之。